突变是生物多样性和演化的最原始材料,对于突变规律的研究一直是探寻生命最基本规律的前沿领域。经典进化理论认为,突变随机产生,由自然选择决定去留,但二者之间的这种单向关系,难以解释普遍存在的突变冷点(如功能重要的保守基因)及热点(如高变异基因家族)。因此产生了两派对立的假说:(1)认为功能性基因本身存在某种保护机制来影响其突变产生的概率,从而导致这些基因在自然选择中更有优势,即功能性基因的突变率具有直接的适应性偏好;(2)突变产生的概率主要受碱基组成、区域性质、表观特征等等因素影响,与基因的功能重要性没有直接的关联(即功能性基因的突变率没有直接的适应性偏好),但相关影响因素可以受自然选择影响,间接形成了不同类型基因的突变率差异。两种假说的争论成为进化生物学最经典也是最本质的学术争议之一,但受限于突变率极低、且极易受到选择作用和各种技术噪声的干扰,导致相关假说的证明一直是领域内的难点。
我校伟德BETVlCTOR1946田大成/杨四海/王龙团队与巴斯大学Laurence D. Hurst教授合作,一直致力于突变产生与保留规律的探索。在前期的工作中,课题组以拟南芥、水稻、桃树等等为主要实验材料,直接对单世代的亲本和子代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最小化了选择作用的影响,实现了对植物突变过程的精准分析,在此基础上直接证实了杂合率对于突变率的促进作用(详见https://news.nju.edu.cn/zhxw/20150717/i81800.html),该发现完善了突变随机性理论,表明基因组的突变率和自然选择可以借助杂合率建立双向联系,而突变冷热点是该相互作用的产物之一,并不依赖直接针对功能性基因的“突变率适应性偏好”,为第二种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课题组同时还将对于突变规律的探索扩展到个体发育过程,全面解析了植物体细胞突变特征,发现该过程同样缺乏自然选择直接干预功能性基因突变率的证据,并揭示了干细胞家系对在突变管控中的重要作用(详见https://news.nju.edu.cn/xsdt/20190412/i93614.html及https://news.nju.edu.cn/xsdt/20211008/i104817.html)。
2022年,国际科研团队Monroe等人在《Nature》杂志发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269-6),再次提出功能性基因具有直接的突变率适应性偏好,表示在拟南芥中证实了该偏好性。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很多报导评价为是“颠覆性/改写教科书式”的发现。田大成/杨四海/王龙团队基于前期的工作积累,敏锐地注意到该文章的一系列理论推导和论据存在较大的缺陷,于是对该工作进行了重新分析与评估,并结合实验室积累的数据分析发现(图1):(1)Monroe等人的结果可以近乎完美的用随机噪声或者转座子的影响来解释,导致突变率适应性偏好的解释存疑;(2)Monroe等人的体细胞突变数据受到了大量技术噪声的干扰,导致其突变率远高于正常水平3~4个数量级,并且严重偏离植物自发突变的方向和特征;(3)利用Monroe等人的数据中相对可靠的少部分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得到与原作者相同的偏好性结论。综上,田大成/杨四海/王龙团队对该文章提出了挑战,相关工作以Matters arising文章的形式,于2023年7月26日在Nature期刊上发表(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314-y)。
对于相关质疑,Monroe等人通过加入新的数据来佐证回复(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315-x),并对之前的文章进行了勘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387-9)。但值得注意的是,回复中的很多“新”证据依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策略,导致核心问题在回复中并未得到比较直接的解决,需要读者谨慎对待;并且同时已经有其它报导证实,在酵母以及人类等物种中(Melde et al., 2022, 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 Liu and Zhang, 2022,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均未检测到Monroe等人提出的偏好性。
我校王龙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杨四海教授和巴斯大学Laurence D. Hurst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巴斯大学的Alexander T. Ho为文章的合作者。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31970236,32270664,32170327)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