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云集 熠熠生辉 | 梁希先生

发布者:胡霞飞发布时间:2021-10-15浏览次数:11

 

1915年,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科学刊物——《科学》创刊,树起了传播科学,求真致用的旗帜。生科百年,一大批科学工作者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在生命科学领域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不朽业绩。正值伟德BETVlCTOR1946百年华诞,特推出院庆专辑大师云集 熠熠生辉系列主题推送,讲述我国近现代生命科学史上风云人物的传奇人生和光辉成就,怀仰止之心领略一代大师风采,扬生科百年荣耀,书生科百年辉煌。

大师云集  熠熠生辉

梁希(1883.12.28-1958.12.10),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林学家、教育家、杰出的林业部门领导者。浙江吴兴人。19131916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科学习,1923年赴德国塔朗脱高等林业学校(现为德累斯顿大学林学系)研究林产制造化学,19331949年任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农学院院长。曾任林业部部长、研究员。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梁希出生在地处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它东邻上海,南接杭州,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他祖居的双林镇是明清时期江南丝织业生产和丝织品集散中心之一,镇上居民多以亦农亦儒,亦贾亦儒为家训,儒学气氛十分浓厚。其先祖以经商起家,自祖父起归心儒学,成为一个典型的诗书传家、功名不绝、教习为业的士绅家庭。祖父虽曾入过官场,但后以授徒为业并创办了当地有名的蓉湖书院;父兄也均曾有过功名。父亲早慧,有神童之名,中光绪三年进士,曾任宝应知县及直隶州知州;其兄也中过举人。梁先生父亲英年早逝,上私塾时由其长兄梁煜启蒙,长大后就学于蓉湖书院。他自幼资质过人,才华出众,读书过目不忘,又勤奋好学,十五六岁就中了秀才,有神童两浙才子之名。

他提出了全面发展林业,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亲自深入调研,领导制订了建国初期的林业工作方针和建设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林业行政、科研、教育及生产体系,促进了新中国林业的蓬勃发展。长期从事松树采脂、樟脑制造、桐油抽提、木材干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创立了中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学科。


梁希先生的革命人生


梁希先生自己是这样描述他的林学事业的:我在旧中国教了30年的书,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就是想改变中国林业面貌,想让中国的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当然,这个理想是没有实现的。他深知科学离不开政治,科学得政治之力才会发扬。虽然条件限制颇多,但他不止于独善其身,而是与一批志同道合者倾向革命,乃至和学生一起战斗,以天色快要破晓、光明就要到来鼓励学生,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喊出愿将鲜血荐黎明的心声,向往新中国,心念民主。

梁希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地道的革命者、爱国者。晚年参与组织九三学社、科学工作者协会、参与建国大业,所以他还是一位政治、社会活动家、民主斗士。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运动,梁希因其发表的政论惊世骇俗,在家乡一鸣惊人。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7岁的梁希痛心疾首。1905年,他下决心投笔从戎。继而进入浙江武备学堂,立志要用枪杆子拯救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后因体格瘦弱,未能当选军官。所以他在190623岁时至日本留学,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后,为实现自己武备救国的夙愿,于1907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同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建立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他是参与革命,顺时求变的典型代表,他的志向选择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理性选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梁希于1912年停学回国参加浙江湖属军政分府,从事新军训练。后革命形势骤然逆转,他的武备救国梦顷刻间被打碎。但他心犹未死,再次东渡学习军事。因不满日本士官学校学生歧视中国学生,改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习林科。

1938年,国共合作达成,中共在国统区武汉出版了《新华日报》。梁希通过好友潘菽,得以经常看到《新华日报》,后又结识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乔冠华等人,经常参加各种纪念会、座谈会等进步聚会。19458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潘菽、梁希两人作为进步教授受到接见。毛泽东的亲切接见,给了梁希等人巨大的支持和鼓舞。

19465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主张、阐明对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的见解,决心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作不懈的努力。潘菽、梁希担任中央常务理事和中央常务监事。

1949年元旦,中央大学接到有关迁校的密电,被誉为国统区一面不倒红旗的梁希振臂疾呼:去台湾是绝路,不要上当,大家留下来护校。”23日,教授会主席郑集说:西迁是因为日寇入侵,不得已而为;而此次国内战争,根本没有搬迁之必要。”31日,中央大学教授会投票选举产生中央大学校务维持会,欧阳翥、郑集、张更、蔡翘、刘庆云、梁希等11人任委员;梁希、郑集、胡小石任常务委员,主持校政。1949426日,应周恩来之邀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的梁希、潘菽两位教授自北平来电庆贺南京解放,并祝学校平安。

19495月上旬,梁希先生作为民主人士在北京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筹备会议。在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他提议成立林垦部。周恩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并提名梁希为林垦部部长。梁希回复周恩来: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周恩来看后提笔写了一句话,鼓励他当仁不让。梁希先生看了回条,激动地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交给周恩来。

   从此,梁希在林业领导岗位上为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为新中国林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改变了中国林学、中国林业的格局,影响深远。


梁希先生的林学人生、林业人生


梁希于1913年赴日本攻读林产制造学和森林利用学。经过三年学习,他于1916年回国,从此再也没有离开他热爱的林学、林业。他先后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任教,期间还在1923-1926年辞职前往德国深造林产化学。他教书育人,从事林业科研,开拓新的学科,逐步成为和气象领域的竺可桢、地质领域的李四光等齐名的大师。

1944年,潘菽和梁希、涂长望、金善宝等人在党支持下,联合包括竺可桢、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在内的一百多人共同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出版了《科学新闻》、《科学时代》和《科学工作者》等刊物。194512月,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等在《新华日报》社为梁希60寿辰设宴祝贺。

他执教30多年,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治学严谨,道德高尚,是深受人们敬仰的一代宗师。他讲授的课程都是自己编写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层次分明,富有条理,使人易学、易懂、易记。每次上课他都认真备课,对一些复杂疑难问题,他总是提前到教室认真写在黑板上,言必有据,重点突出,板书工整。梁希先生重视实验,亲临指导。对一些难于操作的实验方法,则逐个手把手地传授给学生。

八年抗战在重庆,他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往老家寄钱,除了基本的生活费,他都把钱攒起来,留给他的学生出国留学求取知识。他在兼任浙江省建设厅技正期间,计划以一年时间调查全省山林概况,由此从夏到冬,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跑了五个专区,直到一脚扭伤才停止。他两度赴台考察林业,跋涉千里,为台湾林业发展制订详尽周密的计划。新中国成立后他任林业部长,亲自带领学生作林产化学的试验,一笔一笔工整地书写讲义。

梁希既对自己严格,对学生和助手们也同样严格。工作上出了差错,他严厉批评,毫不客气。他不允许上课、上班迟到。按时工作和珍惜时间,是他一贯恪守的准则。梁先生关心爱护学生,在学习上诲人不倦,在思想、生活上无微不至。他教导学生,人生学习求知,好比建高楼大厦,必须先坚地基,然后博览群书,集思广益。而且还教学生为人之道,他说,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切戒利欲熏心,要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决不要有任何骄傲、夸张。

新中国成立后,梁希的林学思想得以付诸应用、林业领导管理能力得到发挥,他作为民主党派的部长,与林业部党组默契配合,亲如手足,为我国林业建设、林业教育谋篇布局,推动了中国林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先生营林思想的要旨是全面造林,彻底消灭荒山、绿化全中国,争取做到全国山青水秀,风调雨顺,从而实现他早年就提出的: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理想。1956年,他在《青年们起来绿化祖国》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要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河岸,绿化城市。要绿化中国的山,从而绿化中国的水

梁希先生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平生写下许多充满激情的诗篇。19458月,吴中伦赴美留学前,梁希赠诗一首:大火西流七月光,碧天无语送吴郎,定知三载归来后,沧海茫茫好种桑。他对林业的重视,也在这些诗文中表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前,他发表了《民生问题与森林》、《西湖可以无森林乎?》等文章,唤起全社会都重视森林、关心森林。1946年在《林钟》杂志的复刊词中,他告诫人们:林不茂,则水不利,风不调,雨不顺。”19489月,上海《科学时代》月刊称赞梁先生是追求日新的白发青年,赞扬他淡泊的胸襟,正直的气概,朴实无华的生活,说他永远是年青的 

先生为我们留下众多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中国林业未来的美好憧憬。如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艺人。

1958年底,梁希先生逝世,九三学社主席许德珩致悼词,称颂他是一位热情的爱国主义者,是一位有骨气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

先生辞世前夕,《人民日报》发表了他最后一篇文章《让绿荫护夏,红叶迎秋》,文中写道:绿化这个词太美了。山青了,水也会绿;水绿了,百川汇流的黄海也有可能渐渐地变成碧海。这样,青山绿水在祖国国土上织成一幅翡翠色的图案。这是先生最后的心声,也是他一生的钟爱。


来源 / 伟德BETVlCTOR1946
主要内容来源/ BETVLCTOR伟德官网下载档案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美 编 / 李赛熙
责 编 / 闫 瑞